[討論] 大谷的音速大棒棒-談Bat Speed @ Baseball
熱度資訊
天氣冷颼颼 但今天棒球版卻熱呼呼 趁現在人氣高趕快寫一點本質的東西 我先坦承標題有點釣魚 因為這篇文章的主題圍繞在一個新的數據:球棒速度(Bat speed) 如果你是因為大谷點進來或是對棒球數據一點興趣都沒有 那這篇應該很無趣 反之如果喜歡數據或新東西 那就看我娓娓道來 -意義- 各位玩全民打棒球或實況野球一定看過「力量」這個數值 力量越強球就能打得越遠 這很直觀 那以前我們是如何評估一名球員的力量呢? 傳統一點 看HR 長打/進階一點 看擊球初速 但近幾年MLB在推一項新東西叫Bat Tracking 如果說初速是擊球的結果 那你揮棒的速度就是原因 打得遠=初速快=揮棒速度快=力量大 至此 我們終於有一種方法量化球員的力量 而不用看成績去推測 我認為揮棒速度與球探報告中的raw power息息相關 -應用- 講了這麼多 直接上2024savant的數據(因為某個玻璃人 PA設在400= =) 1. Stanton 81.3(他沒給單位 我直接預設MPH) 2. Oneil Cruz 78.6(被第一海放) 3. Schwarber 77.5 4. 法官 77.2 5. Jo Adell 76.7 6. Matt Chapman 76.6 7. Yordan 76.6 8. 大谷翔平 76.3 9. J-Rod 76.3 10.韓總 76.3 可以看到這榜單應該不難猜 高bat speed與高擊球初速成正相關 因為各項有關擊球初速的數據都被蔣公和cruz霸榜 -所以強打者力量一定強嗎?- https://baseballsavant.mlb.com/leaderboard/bat-tracking 看上面那張圖表或稍微看一下榜單大概就知道答案了 (雖然Squared-Up高不等於強打者 但這個也要講很久就先忽略) 若以全壘打數當標準 #HR Bat Speed 法官 58 77.2 大谷 54 76.3 Santander 44 73.1 Soto 41 75.5 小拉米 39 71.6 可以看到剛與藍鳥簽約的santander力量中上(排名63/207)卻能打出44轟 (其實他去年成績很有趣 也是我研究揮棒速度的起因 不過感覺沒甚麼流量 反應好再說吧) 小拉米更誇張了 71.6只能算均標(118/207)卻差點打出40轟 Schwarber Bat Speed第3全壘打產量卻輸以上兩位 其他例子還有木屐 阿土伯 自由人 被臨檢 Will Smith... 這些人的Bat Speed都不到70 但各個戰功彪炳 我想這就是game power的體現 -小結- 我粗暴的將揮棒速度與成績分為四個象限 1.速度快 成績好的外星人 如:法官 大谷 2.速度不快 但靠著其他技巧打出好成績聯盟球星 上面寫了很多 3.空有一身蠻力 技術尚待開發 如:Jo Adell Jesus Sanchez 4.退化老人或中職要了 一開始看到這數據覺得沒甚麼料 不知道能幹嘛 但後來開始研究之後可以去探討某些打者的打擊策略 他做了什麼設定讓自己力量明明沒比其他人強 卻能搖身一變成為MVP 就像宗哲說過的 你反方向都扛不過牆了還要學大谷翔平 找到一個更適合自己的打擊型態應該是接下來每位打者的重要作業 用客觀的揮棒速度搭配其他數據也能挖掘出選手在哪邊下了苦心 觀察起來滿有趣 分享給大家 -- https://i.imgur.com/06iVajw.jpg
1F推falseflame: bat speed指的是棒子碰到球的瞬間的速度,所以你揮棒
01/22 01:20
2F推RBC54321: PR100 就看何年會掉到9字頭了XD
01/22 00:06
3F推Corydoras: Raw 吧
01/22 00:28
4F推pimachu: 中文當參考就好
01/22 08:32
5F推MY0620: 可惜了一篇優文
01/21 23:41
6F推ShaShoukun: 哪都是影響因素
01/22 00:00
7F推mikilin23: 平均擊球初速 強擊球%數這個才是重要,然後就運氣
01/22 07:08
8F推pimachu: 彈道應該跟仰角有關 請參考sweet spot
01/22 08:27
9F推mazinger: 彈道有差嗎 也可以分析一下
01/22 03:28
10F推pimachu: 推文講的也有道理 應該要以英文為主 在官方翻譯出來以前
01/22 08:32
11F推falseflame: 揮棒軌跡就會短一點,雖然犧牲了力量但更容易打中球,
01/22 01:20
12F推ShaShoukun: 更進一步擊球策略,你怎麼抓到你最能全力揮棒的好球
01/22 00:01
13F推ShaShoukun: 有些人還真的是靠後者搭醜揮棒去生出長打能力,當然仍
01/22 00:02
14F推falseflame: 棒,揮空率就比較高。而有些球員想多看一下球再打,
01/22 01:20
15F推sooon219: 樹蛙是誰
01/21 23:04
16F推ShaShoukun: 然比不上天賦好的那一批,但每年兩位數不成問題
01/22 00:03
17F推pimachu: 球棒控制力可以查一下 square up的定義 那個很貼切
01/22 00:13
18F推pimachu: 老實說去年也有像devers marte這種低speed高EV的特例
01/22 00:17
19F推falseflame: 軌跡越長,自然會有越快的速度,但相對的就要提早出
01/22 01:20
20F推falseflame: 這只是打擊策略的不同。當然大多數天生神力的球員會
01/22 01:20
21F推falseflame: 選擇揮大棒啦,但也有soto這種犧牲一點力量換來精準
01/22 01:20
22F推falseflame: 選球的。
01/22 01:20
23F推mikilin23: 還有仰角
01/22 07:08
24F推ShaShoukun: 阿搭力、攻角(太大太小都不行),軌跡延伸,擊球點抓在
01/22 00:00
25F推Derp: 樹懶
01/21 23:10
26F推Nuey: 樹蛙是誰
01/21 23:07
27F推zx246800tw: 韓總是誰?
01/21 23:48
28F推Freeman5566: 韓總是韓國瑜還是韓三媽?
01/21 23:27
29F推goury: 你把排序反過來看,看起來會更好笑(誇張)
01/21 23:10
30F推RBC54321: 其實平均擊球初速真正稱霸的應該是法官 他每一年都是
01/22 00:05
31F推HysTakuya: 其實看fast swing rate就知道為什麼了
01/22 00:56
32F推Yjizz: 同推文 應該不是揮棒速度
01/22 07:22
33F推CLKGTR: 如果追加球棒重量會不會更好?這個數據可能比較難取得
01/22 08:04
34F推kenkenken31: 推22樓,棒頭速度跟揮棒速度其實是兩個東西
01/22 07:04
35F推Endospore: 推認真文 再更認真一點更棒
01/22 01:52
36F推WildandTough: 洗碗伯?
01/21 23:05
37F推desti23: 洗碗伯?還真的想了一下樹蛙是誰
01/21 23:11
38F推goury: 這篇重點用台灣目前流行的詞彙就是「球棒控制力」
01/21 23:5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