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s://news.cnyes.com/news/id/6238770
根據摩根大通披露的消息,輝達 (NVDA-US) 計畫明年推出的 Vera Rubin 平台,可能大幅
改變 AI 硬體供應鏈的格局。
輝達打算向合作夥伴交付 L10 的 VR200 伺服器系統,該系統會預先裝好所有運算硬體如 V
era CPU、Rubin GPU、散熱系統和各種介面。這種做法雖然能簡化主流 ODM 代工廠的設計
和整合流程,但也會壓縮它們的利潤空間,讓輝達在產業鏈中拿到更多收益。不過目前相關
消息尚未獲官方證實。
從賣零件改成賣半成品
其實輝達不是第一次提供部分整合的伺服器零組件。之前在 GB200 平台就推出過預裝關鍵
組件的 Bianca 主機板,但當時整合度只有介於 L7~L8。
若消息屬實,輝達交付的 L10 系統可能占伺服器總成本的 90%。到時候,合作夥伴只需要
負責機架級整合工作,不用參與伺服器核心設計。合作夥伴還是要自己組裝外殼、依實際需
求整合電源、安裝機架級散熱需要的 CDU、搭載自家 BMC 和管理堆疊,並完成最後的組裝
測試。這些作業雖然有實際意義,但很難形成硬體產品的核心差異化優勢。
縮短上市時程、降低成本
這個策略可望縮短 VR200 平台的上市時程,因為合作夥伴不需要獨立完成全部設計工作。
同時,輝達會直接跟代工廠簽約,通過規模化生產有助降低成本。
摩根大通指出,Rubin GPU 的功耗明顯提升,從 Blackwell Ultra 的 1.4 千瓦增加到 R20
0 的 1.8 千瓦。散熱需求同步增加,被認為是輝達選擇以整機系統而非單個組件形式供貨
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不過,供應鏈消息顯示,微軟 (MSFT-US) 等多家 OEM、ODM 廠商和超大規模資料中心業者
,已在測試浸沒式、嵌入式等先進散熱系統,顯示它們在散熱技術領域也有豐富經驗。
代工廠角色轉變
這次調整後,輝達的合作夥伴將從系統設計者逐步轉型為系統整合商、安裝服務商和支援服
務提供商。它們還是會負責企業級功能開發、服務合約履行、韌體生態建構和部署物流等工
作,但伺服器的核心運算引擎,將由輝達而非 OEM 或 ODM 廠商自己固定、標準化生產。
此外,基於 Rubin Ultra 平台的輝達 Kyber NVL576 機架級解決方案的發展也備受關注。
該方案預計會跟 800V 資料中心架構同步推出,目的是支援兆瓦級及更高功率的機架運作。
目前業界普遍好奇,輝達是否會進一步擴大在供應鏈中的布局。
心得:
沒看到有多少討論
教主半年前有講老黃看這些代工廠不順眼
想收回來自己做
這新聞大概也證明這事
這或許可以解釋廣達、緯創這些代工廠
明明明年出貨量大增
股票卻沒有相對應的漲幅
這種老黃收回部分設計自己做
自然壓縮到代工廠毛利
推文討論 7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