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e: [心得] 2025槓桿指數化投資分享

推文很多人一看到借錢投資就一直酸甚麼糕點到了 破產哭哭之類的 我身為借錢投資的過來人 我先說結論:沒錯 借錢投資真的很危險 很多人都知道看報酬率前要先考慮風險 但是都忽略了危險程度其實取決於槓桿倍數跟波動 https://meee.com.tw/ub2A6i9 上圖是SPY 1993年以來的滾動報酬(累積報酬率) 其中最慘最慘的情況是投資2年 有可能賠47.6%(時間點是2007年3月金融海嘯前) 如果槓桿開兩倍例如本金100萬+信貸100萬 遇到海嘯會賠95.2萬 如果槓桿開三倍那更慘 遇到海嘯賠3倍 再來一般信貸期間大多是7年 所以7年會遇到最慘的情形是借錢指數投資S&P 500 結果賠29.41%(買入時間是2002年美股才剛經歷科技泡沫 7年後又遇到金融海嘯) 原PO雖然負債金額很大 但是看起來已經審慎評估過風險 老實講我覺得他分享的心得還是值得參考 願意分享是好事 而且又年輕有為讓我這個老窮宅很羨慕 哪像我26歲時只會媽媽砸摳 https://www.ctbcsec.com/Article/Info/d4d31cd7-6cce-44ae-9266-4b9128b281a6 這篇文章裡面提到最重要的一段話 "在每年最低點以及最高點都買進的報酬率如下: 三十年間,每年都買在最低點:11.7% 三十年間,每年都買在最高點:10.6%" 如果已經做好完整的風險評估 適度的槓桿可以增加上面的年化報酬率 記住是適度喔 不要開了好幾倍槓桿結果大盤才跌個3天就被追繳沒錢斷頭家破人亡 ※ 引述《qwas860815 (探長)》之銘言: : 近期台股大漲,我也是剛好搭上順風車,淨資產首度突破1000萬元,總投資金額來到2100 : 萬,目標是淨資產累積到3000萬台幣就會離開職場(以4%法則計算每年可提領120萬元)。 : 投資策略是開槓桿進行指數化投資(006208、0050、VOO)以及搭配唯一個股台積電,以下 : 簡單介紹: : 1、個人背景 : 目前26歲,職業是公職人員,因此可借到低利率的貸款,目前負債1245萬,利率皆在 : 2.2%上下,質押利率約2.5%,維持率約280%。 : 2、台股部位 : https://i.meee.com.tw/l6ktGrb.jpg
: https://i.meee.com.tw/8FsYlky.jpg
: https://i.meee.com.tw/FEiE4RG.jpg
: https://i.meee.com.tw/uVlaCEJ.jpg
: 3、美股部位 : https://i.meee.com.tw/SSXiSl2.jpg
: 4、2025年投資心得 : 我認為今年是檢視槓桿投資很好的一年,因為4月7日開始連續三天的大跌,如果開的槓 : 桿超過自己可以負擔的範圍那就會被抬出場,今年跌到最低點時,個人的質押維持率大約 : 還有200%,還在安全的範圍內,可以再承受三成左右的跌幅,如果沒能撐住或是在低點賣 : 出,就享受不到下半年的漲幅了(長期投資很重要)。 : 5、槓桿指數化投資 : 這個策略核心觀念就是在每個月能夠持續還出貸款的情況下,借貸並ALL IN指數化投 : 資(市值型ETF) ,假設薪資為5萬元,每月所有生活開銷是3萬元,那麼可以負擔的每月還 : 款是2萬元,大約可以借到150萬元本利攤還的信貸,那如果是可以只繳利息的股票質押或 : 是理財型房貸那可以借的金額又更高了。先以150萬元的信貸(本利攤還7年期)為例,把借 : 來的這筆一次投入到市場,每年假設報酬率為8%,那麼7年後會成長成257萬元。對比每月 : 定期定額投資2萬元,7年後投入本金為169萬元,最終總資產僅為223萬元。如果時間拉長 : 來看差距會更明顯。借貸投入其實就相當於提前將7年後的本金投入市場,之後定期定額 : 還款,試算結果就發現,與其定期定額投資,不如借貸單筆投入市場,報酬更優。 : 6、總結: : 若要使用槓桿,要先確保自己能承受開槓桿的額外跌幅,並且不能因為市場下跌被迫賣 : 出(斷頭),利率盡量在4%以下在借,若是使用質押,維持率要拉高到250%以上比較安全, : 可以承受40%左右的跌幅(大概可以承受金融海嘯等級的下跌)。

推文討論 20

1F as6633208 10/18 10:46
倍遇到大跌都抬不走就是合理槓桿 開兩倍槓桿結果小
2F ilanese 10/18 03:47
如果是那種死抱不放的,至少要模擬跌50%的情況。
3F ilanese 10/18 03:56
如果連個倍數的報酬率都賺不到的話,乖乖買大盤指
4F NicholasTse3 10/18 07:54
情況就滿慘的 其他時候槓桿都還不錯
5F ilanese 10/18 03:56
數型ETF放著就好)。
6F bbignose 10/18 10:11
會不會跳樓
7F xiaoyao 10/18 10:31
板上有4月 -2400萬的文章
8F ilanese 10/18 03:48
歷史上的台股大盤指數,還曾因第一次證所稅開徵,
9F as6633208 10/18 10:46
波動就被抬走就是不合理
10F limingche 10/18 13:43
自己持續保持在市場中
11F ilanese 10/18 03:48
跌80%以上。
12F Narcissuss 10/18 08:07
13F NicholasTse3 10/18 07:54
2000年那波 QQQ後來跌到剩1/5 如果是槓桿遇到這種
14F bbignose 10/18 10:11
你的假設要是遇到像收證所稅連跌十幾根無量跌停,
15F CAFEHu 10/18 08:52
椒魚糾察隊:本週你離場沒?
16F as6633208 10/18 10:46
槓桿開到被抬出去不是槓桿的問題是人問題,槓桿開三
17F limingche 10/18 13:43
槓桿風險不是在於損益跌,而是能否每月按時還款,讓
18F ilanese 10/18 03:45
至少要模擬一下大盤指數2根停板合計20%的情況。
19F ilanese 10/18 03:56
還有一個重點:一年能賺幾倍?(既然都開槓桿了,
20F xiaoyao 10/18 10:30
那是他運氣好 4月沒被抬出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