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看經濟局勢都過度放大不好的短期消息,其實很多長期趨勢至少比2025/04清楚很多
了。
1.關稅
關稅如同貝森特所言:「是一種稅,長期會壓低需求從而造成通縮。」這個說法他四月說
的時候被專家強烈反駁,結果事實證明通膨並沒有劇烈惡化,而世界貿易體系被打亂從而
造成能源價格下滑也的確如他所言避免了最可怕的能源性通膨(滯脹)。
2.AI造成的科技通縮
木頭姐曾說科技進步帶來的生產力提升,會帶來通縮與失業。這去年是一個預言,今年已
經在客服、初階碼農、繪師、翻譯等等領域實現,若自駕車再實現,司機失業潮也免不了
。
3.降息重啟
FED於25/09重啟降息時也說會容忍短期通膨波動,更重視失業問題。後面聯準會票委包括
鮑爾本人也在談話暗示年內還有兩次降息。
綜合前兩點我認為26年的降息會因通膨更低、失業更高而加快。
4.財政赤字
https://i.imgur.com/HuZ0v2L.jpeg
新的數據顯示美國財政赤字已經從拜登時期的9%GDP降到6%,政府關門的問題只是短期黨
爭,實際上美國的財政逐步更健康。貝爺的擴張GDP+放緩支出,是真的有初步成效的。
5. AI is real
這點在台積法說後應該更明確了,大基建還會持續幾年,要生產過剩還早。
其實整體請況比4月清晰,包括台灣的關稅/晶片稅衝擊也沒預想的大,四月敢做多的,沒
道理現在離場。降息會把資金趕向風險資產,又有AI畫大餅,現在怎樣都不是空手的時候
。
推文討論 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