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標題:科技業爆「貸款上班」現象!強迫員工買公司股票 專家曝捲到教授也受害
※請勿刪減原文標題
原文連結:https://reurl.cc/z5xjGV
※網址超過一行過長請用縮網址工具
發布時間:2025-10-15 19:01
※請以原文網頁/報紙之發布時間為準
記者署名:李瑋萱
※原文無記載者得留空
原文內容:
即便政府宣誓打壓遏止,但中國「內捲式」競爭現象仍持續惡化,在企業互相壓價的情況
下,導致許多行業產能過剩,加劇市場通縮。類似的案例層出不窮,房地產專家何世昌今
(15)日就在臉書分享,中國就業市場疲軟,除出現失業族付費假裝上班,按時進出辦公
室打卡的「付費上班」奇葩現象外,現在還傳出更離譜的「貸款上班」;網紅Cheap今在
臉書分享中國咖啡價格戰再度迎來「高峰」,如今已下殺到一杯2.9元人民幣(約台幣12
元),「捲到爆炸」。
何世昌指出,2024年底,上海某科技公司爆出,要求員工向銀行貸款購買公司股票,號稱
「員工持股貸」,上限為2000萬人民幣,到了今年,「貸款上班」風潮竟吹向大學校園。
他指出,由於就業市場惡化,中國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,大學畢業生起薪嚴重縮水,使得
非一線學校招生困難,教授被要求承擔「橫向經費」(向企業募款)額度,未達標可能丟
工作,許多教授只能貸款交給學校,其募資能力較差的文學院老師,「貸款與失業,被迫
二選一。」
何世昌進一步說,由於「橫向經費」巨大,每人募資金額動輒高達百萬人民幣,不想拿房
子貸款的教授只能私下向企業購買假發票,以作假帳方式讓企業付款給學校。雖多數大學
承諾「橫向經費」會退還,但還要扣除許多費用,而教師須付購買假發票的費用。一頭牛
被扒一輪皮下來,教授只會收到約本金的75%,等於薪水打75折的概念,這也讓中國網友
戲稱,「幹5年賠1年」、「自己貸款付薪水給自己」。
Cheap則指出,中國咖啡價格戰,從從過去9.9元人民幣(約台幣42元)殺到一杯2.9元人
民幣,甚至還有2元台幣一杯的,可能連紙杯成本都不到。至於為何能這麼便宜,有幾點
原因,如平台補貼、咖啡豆成本超低以及加盟商硬扛,有許多被大餅騙進來的商家,賣一
杯虧一杯,但已經貸款裝修完了,走不了,只能硬撐。Cheap分析,中國消費者對價格很
敏感,打折、團購、領紅包成為「正常購物流程」,買原價就是盤,若大品牌都曾有黑心
事件,那還不如買便宜貨,最後就變成捲到爆炸,「你敢漲價,我去喝別家」。
商家角度方面,Cheap指出,中國創業圈奉行「跑馬圈地」、「快速複製」、「先燒錢後
盈利」的3大歪理,沒打價格戰的品牌不是好品牌、虧錢也得活著,產品創新難做,但價
格戰不用腦、見效快,投資人只在乎你捲不捲,「價格戰在中國成為一種宿命」,如拼多
多、瑞幸、庫迪、美團等中國店商平台,都靠燒錢打下江山。他總結,表面上看來消費者
贏了,品牌下跪式討好你,但長期被教育成不便宜就不買、被低價馴化的怪物,以後質感
的東西再也買不下手;商家則會品質越來越爛,甚至可能出現科技狠活「咖啡風味飲料」
,所有的咖啡都是同一家工廠代工,價格、口味、包裝雷同,沒人要創新,真贏家就是總
部賣了幾萬家加盟店,先割一波,平台拿到了市佔,再拿估值去融資,「爽翻」。
心得/評論:
文中的中國科技業怎麼不配股?還要強迫員工自己去貸款買公司股票?
或是推員工信託持股阿?公司員工各出一半
但像台灣應該是可以自選要不要提撥
好幾家金融業都有
最後一段也提到前幾天版上討論的內卷咖啡
最終是爽到平台總部嗎?割了好多韭菜?
※必需填寫滿30正體中文字,無意義者板規處分
推文討論 7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