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個單一事件其實牽涉蠻廣的
森崴是台灣目前比較完整的offshore EPC,也是越來越少的本土化產業鏈的指標
(雖然一堆設備都是中國來的,包括船)
現在這個暴增的成本,其實壓力是在台電和政府身上
其他開發商看到這個暴增的成本勢必都縮手,你台灣政府收他違約金也沒用
因為這個頭洗下去是數百億起跳的成本差距
之前3-2投標反應就非常冷淡,因為3-1根本賣不完
因為TSMC就是這個市場上的價格制定者 (非開發商)
搞到3-1目前也只有一個案場差不多賣完動工中,其他都還在鴨子划水
3-3取消國產化限制,則是對3-1/3-2大打擊,標到的都很不爽
然後3-3大概大量組件會變成中國製造甚至中國廠牌的風機
至於3-1/3-2擺爛的是不是要重新打包用非國產化的3-3/3-4來重標?
至此
國產化大失敗,倒的倒虧的虧,後來大概連海事工程都給韓國做
非紅供應鏈可能即將失敗,你用歐洲貨價格不可能降
中國工業超能力就是你一半的價格但是有85%的品質
3-1的併網應該是還會再延後,延後也沒什麼就多燒一點天然氣而已
反正台電虧錢已經成為常態了
虧都虧了,就多虧一點吧為人民投票的決定買單
不然就是電價繼續漲個25%,人民自己買單自己的選票
全球來說,Offshore的機會應該還是很多
但台灣這個島嶼和地理條件,想拿Solar+Offshore+LNG去扛半導體
電價應該是要漲個100%上下才有機會
廢核大家都會唱,我也想廢核阿,但廢核帶來的後果有人有說過嗎?
廢核二三四電價漲100% vs. 延役三啟用四12號機大家來扛比墜機還低的風險
假如投票命題變成這樣,你覺得大家會怎麼投?
然後海岸邊插滿離岸風機,但風機上印著Mingyang Electric到時候會不會很諷刺啊
推文討論 15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