風傳媒
「馬太鞍堰塞湖左邊坡不穩」李鴻源:已給予建議,但政府至今未展開討論
2025-10-18 21:12 周幸容
https://i.meee.com.tw/5QnAyhe.webp
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建議政府整合研究部門,整理一套面對堰塞湖災害的方法論。(資料照,
顏麟宇攝)
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9月下旬發生潰堤,造成光復鄉嚴重災情。對此,前內政部長李鴻
源在網路節目《專家來了》表示,堰塞湖一旦崩塌,洪峰到村子僅半小時,發現要逃時已來
不及。現在擔心的是馬太鞍堰塞湖左側邊坡不穩定,在專業上已經給予政府建議,問題是政
府至今沒有對此展開討論。
李鴻源說明,堰塞湖壩垮,洪峰到達村子僅半小時,等發現要逃跑時,已經來不及了,因為
洪水速度非常快,破壞力非常強。現在擔心2件事情,第一,馬太鞍堰塞湖左邊的邊坡不穩
定,若再面臨一場豪雨,恐有大量土石崩落,形成另一個新堰塞湖,必須密切觀察;第二,
此處只要遇到5級弱地震,山、沙土皆會崩落形成新堰塞湖。
歷史慘痛教訓 堰塞湖救援風險不容小覷
李鴻源指出,馬太鞍堰塞湖與其他堰塞湖最大的不同在於,若不搭乘直升機,根本無法抵達
現場。起初有人質疑為何不採取爆破方式清除,但若使用爆破,難以保證邊坡不會崩塌。另
外,也有人質疑為何不直接前往開挖,除了因為機械難以進入馬太鞍外,當怪手挖掘到臨界
點時,堰塞湖一旦崩潰,操作人員可能會喪命。
李鴻源提到,民國40年草嶺湖形成堰塞湖時,當時有74人的工兵營前往處理,但堰塞湖壩垮
塌後,這74人至今仍未找到,因此,並非不願意處理,而是風險實在太大。
李鴻源呼籲政府部門整合資源
李鴻源強調,處理堰塞湖有許多科研要進行,且這些科研有農業部、內政部委託等,因此建
議國科會將各研究單位進行整合,因為各部門在做的事情有一部分是重疊的,不要浪費資源
。
李鴻源也建議,農業部、內政部、經濟部和國科會找一個能幹的政務委員整合這件事情,不
只是馬太鞍堰塞湖的後續,而是整合出一套方法論,萬一再發生堰塞湖的時候,台灣應如何
應對,將其拉到行政院的層級討論。
此外,李鴻源認為,台灣《災防法》應修法,近日發生災難警報誤報的情況,因為台灣對堰
塞湖的預警並不熟悉,連警報要放什麼都不知道。
https://www.storm.mg/article/11074891
推文討論 19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