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媒體來源:今日新聞
2.記者署名:國際中心陳貞妤/綜合報導
3.完整新聞標題:
越南重啟核電藍圖 寧順核電廠復工助攻2050淨零碳排
4.完整新聞內文:
▲面對能源需求快速攀升,越南政府正式拍板恢復寧順(Ninh Thuan)核電廠建設。(圖
/翻攝自Vietnam Electricity)
沉寂十年後,越南政府正式拍板恢復寧順(Ninh Thuan)核電廠建設,象徵越南重啟核能
藍圖,並將核能列入邁向2050年淨零碳排(Net Zero)的關鍵能源之一。這項消息也讓今
年10月在峴港舉行的第16屆越南全國核科學與技術會議(VINANST-16)格外受到矚目,成
為越南核電重啟的分水嶺。
根據越南官方最新決議,越南國會已於2024年底通過第174/2024/QH15號決議,正式批准
重啟兩座核電廠計畫,寧順一號(Ninh Thuan 1)與寧順二號(Ninh Thuan 2)。這兩座
核電廠原訂2016年啟動,後因成本與安全考量而擱置。如今面對能源需求快速攀升、再生
能源供電不穩,政府決定重新啟動計畫。
這次復工不僅是政策宣示,更是實際動工。寧順核電廠由越南電力集團(EVN)與越南國
家石油集團(Petrovietnam)共同投資興建,地方政府則負責協助徵地與居民安置。整個
項目規模龐大,涉及超過1100公頃土地、1153戶居民,預估徵收與建設成本高達12.39兆
越南盾(約4.7億美元)。
越南原子能研究院院長指出,計畫將由工貿部(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Trade)主導
,並邀請多家能源與石油企業參與,同時與國際原子能總署(IAEA)及多國技術單位合作
,確保核能安全與技術標準接軌國際。他強調:「安全仍是核能發展的首要原則。」
越南政府也在最新版《國家電力發展計畫第八版(PDP VIII)》中,正式把核能列為未來
能源組合的一環。根據藍圖,核能將在2035年前提供穩定基載電力,成為支撐越南邁向
2050年淨零碳排的核心力量。
為推動長期發展,政府同步啟動人才培訓計畫,預計培養約3900名核能專業人才,並派遣
部分工程師赴海外接受小型模組反應爐(SMR)與第三代核技術實務訓練。
對越南而言,這不只是重啟一座電廠,而是重新開啟核能發展的大門。面對工業用電激增
與再生能源間歇性挑戰,核能被視為穩定供電、降低碳排的關鍵拼圖。VINANST-16的召開
,也象徵越南不再止於政策討論,而是正式邁向實際建設與技術落實的新階段。
5.完整新聞連結 (或短網址)不可用YAHOO、LINE、MSN等轉載媒體:
https://www.nownews.com/news/6743574
6.備註:
核能占比增1%就能減少48億虧損?一表解析台電能源結構
幸好台灣只需要綠能
綠電有限、儲能成本高 童子賢仍主張核能
零碳永續論壇7/童子賢:希望能源政策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減碳具道德與現實雙重意義
零碳永續論壇8/重申台灣需要核電! 童子賢提醒「太陽是永恆的,但是太陽能板不是
!」
打臉童子賢重啟核二、核三廠說!蔡英文「想想論壇」談綠能...能源安全與韌性是關鍵
:「走舊路到不了新地方!」台積電需要綠電
美國能源部定調核融合願景,目標 2030 年代中期併入電網運行
南韓是亞洲第二大核能國!26座核電機組運轉、4座在建:核能占比已達31.7%
賴清德重大宣示:力推小水電 淨零轉型2030年前將投9千億
賴清德總統今(18)日以錄製影片方式表示,小水力發電能深入社區提供乾淨能源,更是
強化電網韌性的重要力量,政府近年來已將小水力納入能源轉型政策,期許產官學界持續
跨域合作,讓小水力發電在能源轉型中發揮更大作用。另外,將在2030年前投入9000億元
預算,積極推動淨零轉型。
賴清德致詞表示,「小水力發電產業發展論壇」從2018年開始年年舉辦,是非常重要的交
流平台。我要感謝主辦單位的用心擘劃,也謝謝各位長期投入綠能轉型,積極促進小水力
發電產業的發展。
賴清德指出,面對極端氣候的挑戰,2050淨零轉型是臺灣勢在必行的國家發展方向,而再
生能源的發展則是臺灣能源結構轉型的關鍵所在。
他說,政府已經在2022年公布「2050淨零排放政策路徑藍圖」,不但提出能源、產業、生
活、社會等四大轉型策略,也提出風電、光電、氫能、小水力,以及前瞻能源等12項關鍵
戰略,並且將在2030年前投入9,000億元預算,藉由跨部會合作、資源整合帶動民間共同
投資4兆元,積極推動淨零轉型。
他提到,為達成2050年再生能源占發電七成以上的目標,小水力發電至為關鍵。因為小水
力發電建置快速、環境衝擊低,能深入社區提供乾淨能源,更是強化電網韌性的重要力量
。
賴清德表示,近年來政府已將小水力納入能源轉型政策,也修改相關法規與制度,但仍需
要產官學界持續腦力激盪、凝聚共識、跨域合作,才能夠讓小水力發電在能源轉型中發揮
更大的作用。
賴清德強調,面對氣候變遷,沒有人是局外人。淨零轉型不只是環境責任,也是臺灣產業
提升競爭力的重要契機。政府會繼續與民間一起努力,積極推動再生能源發展,相信只要
大家攜手合作,臺灣必能夠成為全球綠色永續的典範。
推文討論 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