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記分類:個人日記 -> 交換日記   頁面刷新 | 本篇瀏覽:( 1024 )   分享
      junejune0131 寫於 2006-06-03 編輯  
[轉貼]工作環境與性格的配合

工作環境與性格的配合

賀蘭的六角形(Holland's Hexagon)

是六種性格類型與六種相對的職業環境配合的模型。根據這個模型,當一個人的工作環境要求與其性格配合時,則最可能在其工作獲得滿足。

  實際型 探索型  
  傳統型 藝術型  
    企業型 社會型    

 

實際型
喜歡操作工具或機器。例如:電腦人員、警察、技師∕技工、飛行控制員

探索型
喜愛研究、了解或控制現象。例如:經濟學家、太空人、牙醫、心理學家、科學家、天文學家 。

傳統型
喜歡良好結構及組織的活動。例如會計、文員、簿記、秘書。

藝術型
喜歡自由、表現力強。例如:音樂家、作家、演員、建築師

企業
與人工作達到組織╱金錢目標。例如:銀行家、推銷員、律師、經理、經紀 。

社會型
人際能力強,喜歡教導、幫助別人。 例如:社工、物理治療師、老師、心理輔導員、醫生 。

 

分析
理論上,賀蘭的性格類型是「單純的」,但實際上,大部分並不只屬於其中任何一型。反之,他們會顯出一種混合狀況。例如,心理輔導員在社會型上得分很高,藝術型及企業型上中度,而在實際型則很低,因為社會型恰巧是正對著實際型。和性格類型組合相似,每一種職業也混合了六大類型的環境,只是多少程度不一而已。例如:牙醫在探索型上得最高分,但在社會型上亦相當高分,在實際型上則得中度分數。

結論
沒有一種事物或人可以告訴你「這一生該做什麼」。然而,像賀蘭的模型,可提議那些行業值得參考,繼續探索,從而找出合適自己的職業。此外,它也可以打破人們對某些職業的刻板印象,明白到職業也可以混合了不同的環境及性格特徵,分別只是程度多少不同而已。

選擇合適的職業

選擇職業是一項重要的人生決定,因它不僅代表一份收入,對我們如何看待自己,以及在社會上的地位也可能有深遠的影響。

選擇職業的階段
通常人要到青年後期或成年早期,才需要作職業的選擇。在此之前,抉擇的根基可能已形成。這根基是建於個人對工作的想法,早期的工作經驗,所受的教育及訓練,以及過去曾接觸過一些正面(或負面)的模範人物。

研究者指出,人在職業選擇上可能會經歷以下三個階段:

 

選擇「正確」的職業
在以前,人們不是被迫進入某一行業,就是選擇有限,有男性專有的職業,如建築工人、裝修工人、工程師;亦有女性的工作,如老師、護士、空姐等。今日,各行各業的選擇範圍較廣泛,而個人選業的自由度也相對增加;但若想選擇一個「適合」的行業也是不容易的。
當要選擇職業時,我們應同時考慮個人與職業的特質。

個人的特質

 

職業的特質 個人與職業特質的配合
最理想的是個人的特質能與職業的特質互相配合。這工作的要求是否與個人的能力、興趣相稱?其報酬是否與個人的希望相合?他預期將來可否對工作有貢獻及達到自我實現?

  • 工作的要求和狀況:包括訓練、技能、創造性、社交能力或身體耐力。
  • 工作的報酬:包括待遇、社會地位、升職或進修機會。
  • 未來的發展:包括機構在短期和長期的發展。計劃是否會有互聯網服務?前途如何?

 

理論似乎合理,但把它落實是十分困難的事。大部份年青人因為對工作世界不大了解,選擇職業時可能都會倚賴過去對各種行業的刻板印象,或受到父母期望所影響。例如:律師都是在法庭上滔滔雄辯的人,醫生則每天都為人努力,而且賺錢也很多。其實,這些印象是膚淺,且不一定正確的。

 

  • 想要做什麼?包括性格、興趣、動機,以及價值觀。是否喜歡與人共事或與事物有關?壓力大或輕鬆的工作?如何協助自己成長等。
  • 可以做╱學習做些什麼?這包括個人的知識、技巧、潛能、特殊能力或是否身心上有所限制?
  • 經濟情況如何?家庭能否負擔大學學費或其他課程費用?

 

  1. 想期(兒童至11歲)
    選擇是基於幻想,而非事實或能力。兒童幻想成為警察、消防員、太空人、老師等。通常認同其父母的職業或在電視上所見的一些人物。
  2. 嘗試期(11至17歲)
    這時,青少年會根據自己的興趣、能力及機會,做嘗試性選擇。最主要的考慮因素是興趣。你還記得在六年級左右,曾寫過「我的志願」文章嗎?你當時的志願和現在的工作相同嗎?日後,能力與訓練會變為先決條件,最後,個人的價值觀也會影響選擇。
  3. 理智選擇期(18歲至成人開始)
    這時個人的喜好在工作的世界中遭受到考驗,開始明白現實環境內的限制和機會,因而縮小選擇範圍,並預備作出決定。最後,投入一個目標而開始工作。

選擇「正確」的職業
在以前,人們不是被迫進入某一行業,就是選擇有限,有男性專有的職業,如建築工人、裝修工人、工程師;亦有女性的工作,如老師、護士、空姐等。今日,各行各業的選擇範圍較廣泛,而個人選業的自由度也相對增加;但若想選擇一個「適合」的行業也是不容易的。
當要選擇職業時,我們應同時考慮個人與職業的特質。

個人的特質

 

職業的特質 個人與職業特質的配合
最理想的是個人的特質能與職業的特質互相配合。這工作的要求是否與個人的能力、興趣相稱?其報酬是否與個人的希望相合?他預期將來可否對工作有貢獻及達到自我實現?

  • 工作的要求和狀況:包括訓練、技能、創造性、社交能力或身體耐力。
  • 工作的報酬:包括待遇、社會地位、升職或進修機會。
  • 未來的發展:包括機構在短期和長期的發展。計劃是否會有互聯網服務?前途如何?

 

理論似乎合理,但把它落實是十分困難的事。大部份年青人因為對工作世界不大了解,選擇職業時可能都會倚賴過去對各種行業的刻板印象,或受到父母期望所影響。例如:律師都是在法庭上滔滔雄辯的人,醫生則每天都為人努力,而且賺錢也很多。其實,這些印象是膚淺,且不一定正確的。

  • 想要做什麼?包括性格、興趣、動機,以及價值觀。是否喜歡與人共事或與事物有關?壓力大或輕鬆的工作?如何協助自己成長等。
  • 可以做╱學習做些什麼?這包括個人的知識、技巧、潛能、特殊能力或是否身心上有所限制?
  • 經濟情況如何?家庭能否負擔大學學費或其他課程費用?

新增留言  
留言者:
留言內容:
留言表情: 驚 臉紅紅 昏 狂暴 哭哭 崩潰 讚美主 水汪汪 倒地 失魂 擦汗 水草舞 阿彌陀猴 不要啊 翻桌 咦 打瞌睡 笑裡藏刀 嘲笑 害羞扭扭 萬年奸臣 畫圈圈 bingo 掰掰 苦惱的煙狂 三八萌 幸福御守 好夢 淒涼 印堂黑黑 跪拜禮 頭暈目眩 愛的轟炸 搞自閉 打小人
狀態: 私密留言 (只有版主和留言者可以看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