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分享)爲什麼一個"好男人"和一個"好女人"沒有好婚姻
首先...這篇文章是在一間早餐店用餐的時候~發現的~之前就看過一次了~後來看到三姐日記中提的問題~覺得應該能有點分享的作用~所以就拿回來囉......雖然家裡沒有掃描機....但為了三姐&所有餅友的幸福~努力的PO上來囉^^~願大家一起分享~共勉之!! (理想家庭--94年9月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偶 速 分 隔 線 啦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爲 什 麼 一 個 好 男 人 和 一 個 好 女 人 沒 有 好 婚 姻 .....未婚男女們也請爲對方想想什麼才是他/她們想要的.......
我母親是個非常好的人,自小,我就看到她努力地維持一個家。她總是再清晨五時起床,煮一鍋熱騰騰的稀飯給父親,因為父親胃不好,早餐只能吃稀飯。然後,還要煮一鍋乾飯給孩子吃,因為孩子正在發育,需要吃乾飯,上學一天才不會餓。
每個星期,母親會把榻榻米搬出去曬,曬出暖暖的太陽香。每天下午,母親總是灣著腰,刷著鍋子,我們家的鍋子每一個都可以當鏡子用,完全沒有一點污垢。晚上,她努力蹲在地上擦地板,一寸一寸仔細地擦拭,家裡的地板比別人家的床頭還乾淨,打著赤腳也找不到一絲灰塵。
我母親是個認真辛勞的好女人。然而,在我父親的眼中,她卻不是一個好伴侶。我成長的過程中,父親不只一次地表示他在婚姻中的孤單,不被了解。
我父親是個負責的男人,她不抽煙、不喝酒,工作認真,每天準時上下班,暑假還安排公課表,安排孩子們的作息,她是個進則的父親,督促孩子在功課上有所成就。她喜歡下棋、寫書法,沉浸在古書的世界裡。我的父親是個好男人,在孩子們眼中,她就像天一樣大,保護我們、教育我們。
只是,在我母親的眼中,他也不是一個好伴侶,成長過程中,我經常看到母親在院子的角落哩,暗暗無聲地落淚。
父親勇語言,母親用行動,表達了她們在婚姻中所面對的痛苦。成長的過程中,我看到、也聽到父親與母親在婚姻中的無奈,也看到、感受到她們是如此好的男人與女人,她們直得一樁好婚姻。可惜的是,父親在世的歲月中,他們彼此的婚姻生活都在挫折中度過,而我,也一直在困惑中成長,我問自己:「兩個好人爲什麼沒有好的婚姻?」
自己為是的付出
我長大後,進入婚姻,漸漸了解這個問題的答案。
在婚姻初期,我就像母親一樣,努力持家,努力地刷鍋子、擦地板,認真的爲自己的婚姻而努力。奇怪的是,我不快樂:看看我的先生,似乎他也不快樂。我心想,大概是地板不夠乾淨,飯菜燒的不夠好,於是,我更努力地擦地板,更用心的做飯。似乎,我們兩個人還是不快樂。直到有一天,我忙著擦地板時,先生說:「老婆,來陪我聽一下音樂!」我不悅地說:「妳沒看到我還有一大半的地方還沒擦嗎?」這句話一說出口,我呆住了,好熟悉的一句話,在我父親母親的婚姻中,母親也經常這樣對父親說。
我正在重演父母親的婚姻,也重複她們在婚姻中的不快樂。有一些領悟出現在我的心中。「你要的是?」我停下手邊的工作,看著先生,想到我父親‧‧‧‧他一直在婚姻中得不到他要的陪伴,母親刷鍋子的時間比陪他的時間長。
不斷地做家事,是母親維持婚姻的方法,她給父親一個乾淨的家,卻從未陪伴他,他忙著做家事,她用她的方法在愛父親,這個方法是「做家事」。
而我,也用我的方法在愛著我的先生。我的方法也是母親的方法,我的婚姻好像也在走向同一個故事,「兩個好人卻沒有好婚姻。」我的領悟使我做了不一樣的選擇。
停下手邊的工作,做到先生的旁邊,陪他聽音樂,遠遠地看著地上擦地板地抹布,像是看著母親的命運。
我問先生:「你需要什麼?」「我需要妳陪我聽聽音樂,家裡髒一點沒關係呀,以後幫你請個傭人,妳就可以陪我了!」先生說。
「我已為你需要家裡乾淨,有人煮飯給你吃,有人為你洗衣服‧‧‧‧‧‧」我一口氣說了一串應該是他需要的事。
「那些都是次要地呀!」先生說:「我最希望妳陪陪我。」
原來我作了許多白工,這個結果實在令我大吃一驚。我們繼續分享彼此的需要,才發現他也做了不少白工,我們都用自己的方式在愛對方,而不是對方的方式。
幸福的路徑
自此以後,我列了一張先生的需求表,把它放在書桌前,他也列了一張我的需求表,放在他的書桌前。洋洋灑灑十幾項的需求,像是有空陪對方聽音樂、有機會抱抱對方、每天早上kiss拜拜。
這是先生的需要。如果我給他建議,他說他會覺得自己像笨蛋。我想,這真是男人的面子問題。我也學著不給建議,除非他問我,否則我就只是傾聽,順服到底,連走錯路時也一樣。
這對我實在是一條不容易學習的路,不過,比擦地板輕鬆多了,而我們在需求的滿足中,婚姻也愈來愈有活力。
在我累的時候,我就選擇一些容易的項目做,像是「放一手輕鬆音樂」,自己有力氣做的時候就規劃「一次外地旅遊」這樣的事情。
有趣的是。「到植物園散步」是我們共同項目、共同需求。每次婚姻有爭吵,去到植物園,總能安慰彼此的心靈。其實,這也可想而知,原本我們就是因為對植物園的喜好而相知相惜,一起走入婚姻,回到園子就會回到多年前彼此相愛的心情。
問對方:「你要什麼?」這句話開啟了婚姻另一條幸福之路。兩個好人終於走上幸福之路。
現在,我也知道父母親的婚姻為何無法幸福,她們都太執著用「自己」的方法愛對方,而不是用「對方」的方式愛另一半。自己累得半死,對方還感受不到,最後面對婚姻的期待,也就灰心而死了。
既然上帝創造婚姻,我想,每個人都值得擁有一樁好婚姻,只要方法用對,作「對方要的!」而非自己「想給的!」好婚姻,絕對是可預期的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恩...婚姻是兩個人的事情...既然當初願意為了對方..承諾愛對方...陪伴對方一輩子....那真的就值得作「對方要的」而非自己「想給的」婚姻......當然..這當中還有很多得雙方互相多次相互了解&相互體諒的!!
想想...這樣的婚姻,是否才真的是"兩個人共同擁有&創造"的美滿生活呢?........願此篇文章能給三姐一點幫助&讓所有餅友都有所體認!!大家一起家由囉~成家的大哥大姐們擁有美好的未來&未成家的餅友們努力為了未來相互體諒了解囉!!~~~~~共勉之~~~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