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楊德昌電影都把「老台北」拍得像主角?
如題
最近重看《牯嶺街》《一一》《恐怖份子》《麻將》
突然覺得楊德昌根本不是在拍角色
他是在拍一座正在長、長得痛、長得很迷惘的城市
那種老公寓、霓虹燈、狹窄巷弄、補習班、辦公室
人群很多、距離很近、但大家都超孤單
彷彿整座台北都在焦慮、每個人都在找出口
他不是拍台北漂亮
他是拍台北的野心、焦躁、困住你又吸引你的地方
那種「想變現代卻還沒長好」的台北氣味
看了會毛毛的
為什麼他這麼執著老台北?
是因為那段時代太衝撞?
還是台北本來就比其他城市更適合承載迷惘?
懂的人來分享一下
沒懂的也可以噴
反正這版常常台北、台北、台北
結果沒人真的拍過台北人心裡的那種空洞感
楊導到底看到了什麼?
問卦?
推文討論 9